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行业动态第一条

上半年互联网保险高速增长

分享到: 来源:【上海金融报】日期:【2015-08-21】关闭窗口

摘要: 近两年,中国互联网保险飞速发展,增长规模持续攀升。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互联网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816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6倍,与2014年互联网保险全年总保费水平接近,继续成为拉动保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近两年,中国互联网保险飞速发展,增长规模持续攀升。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互联网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816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6倍,与2014年互联网保险全年总保费水平接近,继续成为拉动保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业内专家表示,未来五年中国保险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而互联网保险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人身险保费收入同比增343.4%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互联网保险占行业总保费的比例上升至4.7%,对全行业保费增长的贡献率达14%。其中,互联网财产保险实现保费收入363.2亿元,同比增长148亿元,同比增长69%,占产险累计原保费收入的8.5%;互联网人身保险实现保费收入452.8亿元,同比增长350亿元,同比增长343.4%,高出2014年全年水平近百亿元,保费规模首次超越互联网财产保险,占寿险公司累计保费收入的比例提升至3.5%,对互联网保险保费增长的贡献率突破70%。截至2015年6月,全行业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产寿险公司达到96家,较2014年年底新增11家,市场经营主体进一步扩容。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国内互联网保险一直保持高速发展。中保协发布的《2014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4年互联网保险业务收入为858.9亿元,比2011年提升26倍,成为拉动保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财产保险公司互联网业务累计保费收入505.7亿元,同比增长114%;人身保险公司互联网业务实现保费收入353.2亿元,同比增长5.5倍,三年间年均增长率达225%。互联网保险市场经营主体也由2011年的28家增至85家,超过我国现有产寿险公司机构数量的一半。

数据表明,2014年,人身险公司实现互联网保费收入由2012年9.8亿元飙升至353.2亿元,较2013年同比增长5.5倍,较2012年增长35倍,远高于人身险业年均20%左右的增速,发展速度迅猛。其中,寿险、意外险和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为329.8亿元、18.6亿元和4.8亿元,占比分别为93.4%、5.3%和1.3%;全年承保件数分别为208.5万件、8448.8万件和1842.7万件。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业务规模的增长,互联网保险占人身险整体业务规模的比重也在增加,虽然还无法与传统渠道抗衡,但从趋势来看,互联网保险增势显著,有望成长为保险业的重要销售渠道和营销方式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互联网人身险业务结构仍以理财型业务为主,保障型业务为辅。2014年互联网人身险保费收入中,万能险和投连险保费合计达261.3亿元,占比74%,其中万能型保费较2013年增长2

倍,占据半数以上市场规模,是互联网人身险最大的保费贡献者。可以说,理财型产品(万能险和投连险)是互联网保险当之无愧的“保费王”。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用户以年轻群体为主,呈现保障型产品的主动需求相对较低、理财型产品的主动需求旺盛的特点,同时,2013年起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式增长,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理财产品销售火爆。

互联网保险有诸多发展热点

在一系列政策和技术革新的推动下,业内普遍认为,中国保险业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而互联网保险将成为下一个热点。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可能存在三个互联网保险形态:首先,互联网渠道。保险公司将更注重互联网、移动互联在营销和服务中的作用,将有更多保险产品置于互联网渠道进行销售,可以是第三方代销平台,也可以加大自有网络销售平台建设;其次,互联网化的保险产品。消费者在网络上产生的大量行为数据被用于需求和风险分析,进而设计定制化的保险产品与服务,如个性化、定制化、组合化保险;第三,P2P保险新模式,国内市场可能会出现P2P保险平台模式,颠覆传统的保险产品与理赔交付模式。

不过,尽管中国的互联网保险正呈现高速的发展之势,远高于同期全国电子商务交易增速,但是与国外销售对比中看,我国的保险网络化销售发展还有很大差距,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仍然较低。

据统计,人身险种方面,美国在线购买的比例2012年时达到8%—11%,是中国的4—7倍。在网络销售发展更为热烈的财产销售领域,发展差距更为巨大。以汽车保险销售为例,2013年中国的车险网络销售比率估计有5%左右,而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几年前就已达到10%的占比。

报告指出,未来我国的互联网保险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预计未来互联网公司将会不断跨界参与到传统保险业。为应对互联网的冲击,保险公司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在网络销售、O2O线上线下合作以及业务流程优化方面积极响应。比如,中国平安(601318,股吧)的网上产品销售已具规模、太保寿险的“神行太保”产品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优化整个产品销售流程、泰康人寿发布“微互助”等基于朋友圈产生的互助保险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