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行业动态第一条

曝光保险销售六大误导伎俩:理财险保本保收益

分享到: 来源:【 财经网 】日期:【2014-03-12】关闭窗口

摘要: “3•15”消费者权益日愈来愈近,各行各业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逐渐浮出水面,保险业也不例外。销售过程中以夸大收益、偷换概念、以停促销等伎俩来诱使消费者购买的销售误导现象仍屡禁不止,保险纠纷屡屡上演。

据报道,"3·15"消费者权益日愈来愈近,各行各业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逐渐浮出水面,保险业也不例外。尽管监管层新规不断,但是销售过程中以夸大收益、偷换概念、以停促销等伎俩来诱使消费者购买的销售误导现象仍屡禁不止,保险纠纷屡屡上演。
  
伎俩1
  
理财型保险保本保收益
  "银保产品理财一号限时限量火热发售,两年固定收益率4.635%,保本保息,欲购从速,该产品三年期,到期年化收益率至少可达5%。"
  很多消费者在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大多会听到销售人员类似于上述的介绍。销售人员以"保本保息"的说法来吸引投资者,殊不知这些产品多数只是普通的万能险或分红险。
  这些保险产品并非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其收益多为浮动的,只是投保两年或者三年后提取时不收取手续费用。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部门一直在加强对保险销售误导行为的治理,如今年4月1日即将实施的银保新规,除了对低收入居民、老年人等特定人群出台进一步保护措施外,还明确了保险公司和代理机构哪些行为应该做、哪些行为不能做。
  
伎俩2
  
以停售为借口搞促销
  "这款产品在目前市场上性价比很高,不过下月即将停售,有需求的要抓住时机。这款产品 不需要花钱消费 、所有的保险国家规定必须有一个主险和一个附加险。"
  每个公司都有其畅销的产品,不过很多业务员也就此打起了招牌。"这款保险目前已经销售两年了,一直卖得特别好,产品保障全,而且分红也高,但很快这款产品就要停卖了。"近日一家大型保险公司业务员就这样向客户大力推销一款儿童分红险。
  
伎俩3
  
用过往业绩来诱导
  追求高收益是绝大多数投资者的目标,不少销售人员也以此来迎合投资者的心理。近日,保险公司专管员在银行为客户现场讲解产品时,因夸大一款两全保险(分红型)收益,对投资者造成欺骗而被予以警告并罚款1万元。
  正如上文所说,对于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分红保险而言,分红险虽设有最低保证利率,在提供保障基础上,与投保人分享保险公司一部分的经营成果,但分红并不确定。
  
伎俩4
  
混淆视听生存金变利息
  "您还在烦恼孩子的红包怎么存吗?新春存钱好方法现在登场! 买长期寿险,每月存100元,即存1200元/年,隔年返利息700元,存2400元/年,隔年返利息1400元,多存多得!"
  当保险营销员以这样的方式推销时,是否会觉得很诱人呢?买保险不仅有保障还能得利息,很多消费者也许会觉得这确实是个一举两得的好产品,于是不假思索地买下了。然而,消费者不知的是,营销员所指的"利息"其实就是这款保险按照条款应该给付投保人的"生存金",并不是额外给予的红利,更非利息。
  通常而言,消费者若买了一款长期寿险,并在缴满一定时期后可以领取生存金的保险产品一般有分红险、万能险、年金类保险等,是以投保人于保险期间届满仍然生存时,保险公司依照契约所约定的金额给付保险金,并不是保险营销员宣传所说的额外"利息"。
  
伎俩5
  
网销保险积分也算收益
  "公司在淘宝网推出抢钱活动喽!e理财万能险的预期收益率高达7.12%,不容错过!"
  这是去年"双11"期间一家保险公司主推的一款万能险产品,预期收益率高达7.12%,较高的收益率也引来了不少消费者的追捧。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高收益的背后却往往暗藏玄机,涉嫌误导,因为这款e理财产品7.12%的预期收益实则是由"年化收益率5.32%+每1000元送1800个集分宝"组合而成的,而将赠送的集分宝归入保险产品的收益,显然有误导虚增收益之嫌。
  对此,北京中高盛律师事务所保险专业律师李滨认为,将集分宝纳入保险预期收益实则是诱导投保人购买的行为。一位保险业内专家也指出,目前万能险的平均收益率大概在5%-6%之间,而上述两款产品却人为地将集分宝和彩票的现金价值算做保险产品的预期收益,会误导很多消费者只追求其中的高收益,忽略了其预期收益的真实性。
  
伎俩6
  
避而不谈犹豫期
  "这款投连险不仅收益高,而且年缴保费还比其他家保险公司便宜,真的是业内超值的保单,根本不需要犹豫,不如赶紧购买吧!"
  某些保险营销员为了将保单卖出去,在推销一款理财型保险产品时,往往将产品的高收益作为介绍的重点,但对于保单的风险,保险人的相关权利、义务却并不告知,其中故意规避告知犹豫期成为保险营销员销售误导的一大阵地。
  监管层也要求保险营销员必须对犹豫期、保险责任条款等重点项目详细告知消费者。《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不得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尤其是重要条款、免责条款,其内容要向投保人进行解释说明。而犹豫期便是保险合同中的重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