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具备国际保险中心基础条件
摘要: “无论是从行业规模还是商业环境来看,还是从保险市场的体系建设和规模增长来看,上海已经具备了建设国际保险中心的基础条件。”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在“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与发展国际论坛”上指出。
“无论是从行业规模还是商业环境来看,还是从保险市场的体系建设和规模增长来看,上海已经具备了建设国际保险中心的基础条件。”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在“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与发展国际论坛”上指出。
本次论坛由中国保险学会、上海市保险学会、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和大西洋再保险公司联合主办。来自保险监管部门、国内外保险机构、中国社科院、各大高校、国际知名金融机构、跨国咨询公司、法律服务机构等各领域的资深专家等出席了论坛。
去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加快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意见》,俗称保险“新国十条”。“新国十条”指出,到2020年,我国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稳健、诚信规范,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
2014年11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发布,结合上海实际,明确提出了上海地区落实“新国十条”、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总体要求、重要任务及政策措施,并明确时间进度安排,确立到2020年,上海地区要基本建成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区域性再保险中心、航运保险中心和保险资金运用中心来发展成为国际保险中心,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分别达到6%、7300元/人的发展目标。
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和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解冬出席论坛并致辞。
姚庆海指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险业的发展,营造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上海建设国际保险中心这一目标与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高度契合。
“对于建设国际保险中心,上海的蓝图规划已经越来越清晰,可以说是顺势而为。”在姚庆海看来,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这就要求上海势必具备齐全的银行、证券、保险金融要素和高度密集的金融服务产业,能够全面集中开展国际资本借贷、债券发行、外汇交易和保险等金融服务,影响力辐射周边乃至全球。
姚庆海提出:“为实现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建设国际保险中心的任务成为必然。而纵观伦敦、纽约、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也无一不是国际保险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继在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改革等试点上先行先试后,上海又率先启动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股权信息监管工作改革试点,为开发非上市保险公司股权登记及交易平台提供了经验。
据上海保监局局长裴光介绍,股权信息监管改革试点计划于2015年9月1日正式实施,由保险监管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第三方机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社会公众共同参与,以创新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股权信息登记机制为切入口,加强对保险中介机构法人治理的监管。
裴光指出,这一改革将基于五大功能推进。全流程监控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股权变更,以股权治理为抓手,促进保险中介机构规范发展;开放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股权信息,为投资者提供权威依据,促进保险中介市场健康繁荣发展;与工商管理部门共享共用股权信息,形成监管合力;允许公众查询,赋予保险消费者维权新渠道,引入社会监督;以股权信息登记为起点,探索建立非上市保险机构股权交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