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行业动态第一条

9万亿保险资金闯关2015 多元配置与高收益并进

分享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日期:【2015-01-04】关闭窗口

摘要: 近三年,保险资金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012年3.39%,跌至底谷;2013年回升至5.04%,2014年预估为7.8%。收益率连续攀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2012年下半年开放的一揽子投资新政计划。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从2012年底的6.85万亿,到2014年底有望超过9万亿。

1.jpg

导语

如何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既要引导保险资金运用紧跟资本市场改革节奏,舒缓“两多两难”问题,又必须在尚未成熟的保险市场严控资金运用风险、保证稳健经营,中国保监会一直在平衡。

对于最大机构投资者而言,新政之后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市场反应期。2014年看到两年前的新政效果日渐显现,即将跨入的2015年则更为关键。

近三年,保险资金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012年3.39%,跌至底谷;2013年回升至5.04%,2014年预估为7.8%。收益率连续攀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2012年下半年开放的一揽子投资新政计划。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从2012年底的6.85万亿,到2014年底有望超过9万亿。

另一个有利佐证是,银行存款和债券占当年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2012年底为78.9%,到2014年11月末,两项占比降至68%;下降的11个百分点,已从数字上移至另类投资,后者占比则从2012年末的9.3%升至最近的21.3%;其绝对值,也从6820亿元升至1.9万亿,两年翻了三倍。与银行存款的规模,相差已不到6000亿。

再查看近三年有关保险资金运用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012和2013年两年,保监会对保险资金投资金融产品、基础设施债权计划、境外投资、金融衍生品交易、参与股指期货、资管产品等做出明确界定。

2014年,在继续放宽投资渠道的基础上,监管机构一边简政放权,将更多监管权下放至6个试点保监局,改革比例监管制度;一边严控风险,要求关联交易披露(关联交易细则规定尚在征求意见),检查银行存款,摸底信托投资标的,并要求保险机构资产五分类。

2014年共计超过15份资金运用文件下发。一位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相关负责人在近期论坛上发言称,宏观看保险资金尚未涉猎的只剩黄金交易和大宗商品了。

但记者从多位资金运用人士了解到,监管层将新渠道放开后,市场往往需要一定反应期,资产配置仍较单一。

例如股指期货等至今参与较少,境外投资放开快两年,设置比例上限15%,可开展境外投资业务的机构也超过40家,但就在当下连续几个海外不动产大单之后,行业境外投资比仍不到1.3%。

但另一方面,多为新入市场的机构,容易忽视资产负债原理,投资策略激进,关联交易比例过高。风险亦不容忽视,“银行存款看起来简单,但涉嫌关联交易、质押融资、利益输送等问题仍在发生”。

渠道放宽仍将继续,按照今年保险业“新国十条”的部署,保监会很快会针对“允许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设立夹层基金、并购基金、不动产基金等私募基金”等领域出台细则文件。

2015年,很可能是保险资产配置多样化更加深入的一年。一则为提高投资收益分散风险,二则作为大型机构投资者承载更多社会职能。

典型例子是缓解中小微融资难。今年初,监管放开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数据显示,不到一年时间,已有170亿规模的保险资金投入创业板,而在非公开市场,有关保险机构通过股票、股权投资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方式,已直接和间接投资中小微企业500亿左右。

其他类投资:需更多元化

2014年约1.9万亿的其他类投资中,基础设施债权计划、股权投资和信托投资,三项共计1.66万亿,占比87%,如再加上1150亿的不动产(包括自用性),前四类占比则达93%。

也就是说,另类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债权计划、股权投资、信托投资和不动产上。其他投资品种有待发展和提高成熟度。

险资的投资结构还是比较单一,海通证券(600837,股吧)机构业务部总经理陈苏勤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内的金融体制的改革滞后和资本市场发展不够完善有一定关系。当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已经形成雏形,但是市场结构还是不够完善,是险资运用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现阶段国内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证券投资基金,以及其他证券衍生品工具也并不完全成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国内保险资金运用的自由度。

“我们跟银监会和银行机构在讨论,适时向保险机构开展国债期货。”上述监管人士称,“国债期货,现在国务院可批准10年期国债,过去一直是5年期国债。保险机构看着债券配置规模挺大,但是国债只有5000亿,主要还是持有到期的。”

“2013年批了几单(项目资产计划),效果并不好。交易结构不清楚,甚至将银行不给担保或者注册通不过的债权计划,包装成项目资产计划来做。所以暂停了一段时间。”上述监管人士透露。

到现在项目资产计划注册了19项,共650余亿元规模。他透露,包括项目资产计划和基础资产等,一行三会在研究负面清单制度,“也许未来就不要限制范围了,还在研究当中。”

十八大之后,简政放权到现在仍是改革最强音,上述人士认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也肯定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推进,直至走到负面清单这一阶段。

他认为,基础设施债权计划,接下来范围是不是还可以拓展,比如说一直到其他不动产。包括我们的股权投资,我们的股权投资范围也是在不断的扩大,最早实际上是与保险相关的医疗、健康、汽车等领域。目前是已有所放宽,接下来还有更多放宽的空间。

截至目前,保险业已设立18家综合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0余家专业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香港设立10家资产管理子公司。

2014年下半年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优先股,上述人士透露,保监会还正在积极研究可转债和可交换债,“可交换债延伸到上市公司的股东,以自己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来发债。”

股票注册制逼近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不断加速,上述监管人士透露,股票注册制改革实质性动作越发临近。

“当前国内险资运作总体上,我们认为还是偏于保守,对于资本市场,尤其是实体经济的支持还是有欠缺的。随着注册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将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进入资本市场,保险资金这一方面也有很大可作为的空间。”陈苏勤说。

她认为,借着注册制改革完善股票发行和退市机制,培育有效的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的竞争格局,建立健全新三板市场和交易所市场转板退出机制,能够显著增强对保险资金运作的一些吸引力。

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2014年总体表现一致,上述监管人员用“股债双牛”来形容。“前11个月整个货币相对是宽松的,流动性也不错,债券收益率从高位回落,行业评价差不多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这一次是幅度最大,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一个牛市。”

但他认为,“近期防范风险的一些措施,加上股市状态,所以整个资金流向影响很大,眼下整个债券投资,起码春节前估计没有什么机会。2015年可能也是在不断的寻找下跌时的机会了。”

2014年前11个月,保险资金投资债券规模为3.6万亿,占比40.2%。其中包括国债大约5000亿,金融债是1.5万亿,企业债1.5万亿。

陈苏勤认为,与美国等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国内的信用债市场规模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产品数量不多,产品结构不够合理,既难满足,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也难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不同资金性质投资者需求,进一步放宽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发行标准,完善债券场外市场,随着公司债的发行注册制,资产证券化和场外衍生产品发展,保险资金运作范围还将进一步拓展。

衍生品投资,保险资金一致持谨慎态度。但陈认为,随着险资运用的深入资本市场各个方面,险资投资范围逐步放宽,险资对利率、汇率、股指等基础的金融产品的价格敏感性也相应的增强,保险机构对金融衍生品的需求也越发凸显。

同时,通过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来对冲风险,提高险资运作的安全性,已迫在眉睫。进一步扩大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开发股票期权和商品期权工具,充分调动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衍生产品创设方面的活力,目前国内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险资通过衍生工具增强投资收益的稳定性值得期待。

“一个文件管比例”与监管权下放

2012年保险资金的13项新政策恍如昨日,2014年的监管层继续发布了近10条投资松绑的政策外,下放行政权的同时,防控风险。

年内保监会两次下文,授权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深圳保监局代行部分保险资金运用监管职权,包括协调、推动和落实保险资金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创新政策,监测辖区内中小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风险及辖区内基础设施、股权、不动产等保险资金投资项目的状况及其风险,以及根据试点保监局监管需求及资源的配备情况,逐步逐项授权对辖区内保险机构有关投资能力评估等监管事项。

此外,还要求各保险机构在6试点省市的基础设施、股权、不动产等投资项目注册登记或投资后,接受试点保监局对投资项目的风险监管。

保险资金运用监管体系,也在今年初重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从“散、多、杂”的具体投资品种比例限制,进入大类资产比例监管的时代。2014年2月19日,保监会正式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

原有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比例以及创新试点业务适用的投资比例都将取消。“经过一年筹备,就是要系统整合现行监管比例政策,做到一个文件管比例。”保监会资金运用部主任曾于瑾公开表示。

“市场越发达,比例监管越简化。”业内普遍认为,此次《通知》是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的重大进步。保险公司投资的自主性将会得以释放,保险公司投资能力和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也值得更多期待。

风控不敢放松。2014年5月放开的信托投资,半年内规模扩张顶峰接近4000亿,保监会做了信托计划投资大摸底并将结果公开披露。同期关联交易比例要求也在公开征求意见,保险资产风险五级分类指引也在试行。

下半年风控信息密集释放,保监会希望多全面布控,尤其是占比不断上升、难以统一量化的另类投资,资产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

之所以要资产五级分类,是指以往保险投资产品以银行存款、债券及股票为主,能够以公允价值计量。但随着投资渠道逐步放开,新增的基础设施债权计划、股权及不动产计划以及信托等非标类金融产品,缺乏统一的风险衡量标准及减值准备计提措施,难以客观反映保险投资资产质量和真实利润水平。

“保监会是希望建立一套能覆盖信托计划、不动产等这类非标项目的风险评估体系,并通过共享等形式让机构和行业能实时监测投后资产质量风险。”一位大型保险集团资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按照保险业“新国十条”要求:保险资金利用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等方式,支持重大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等民生工程和国家重大工程。保险公司通过投资企业股权、债权、基金、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在合理管控风险的前提下,为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鼓励设立不动产、基础设施、养老等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允许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设立夹层基金、并购基金、不动产基金等私募基金。加快发展境外投资保险,以能源矿产、基础设施、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农业、林业等为重点支持领域,创新保险品种,扩大承保范围等。

2015年的保险资金运用在上述领域将有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