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保险蓝皮书发布 探讨行业转型初期竞争力问题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始终保持了高速发展势头,然而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不振影响,以及行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逐步显现,我国保险业增速有所放缓,这引起了监管层、各市场主体以及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转型”因而成为行业发展关键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始终保持了高速发展势头,然而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不振影响,以及行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逐步显现,我国保险业增速有所放缓,这引起了监管层、各市场主体以及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转型”因而成为行业发展关键词。
在2012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明确提出:要增强行业竞争力,健全综合评价保险机构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突出内涵式发展导向,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在2012年7月的上半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项俊波还做了题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提高保险监管水平》的报告,将保险监管和行业发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至从未有过的高度,明确指出“要坚定信心,努力‘化危为机’,推动行业成功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在此指引下,保险行业上下展开了以“转型发展”为主题的思想大讨论,首部保险蓝皮书《中国保险业竞争力报告(2012—2013)——转型的艰难起步》应运而生。
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的行业发展主旋律,首部保险蓝皮书以“转型的艰难起步”为主题,以行业和企业的竞争力为主线,在抒写保险业发展历程的同时,对行业的发展进行回顾和反思,并直面问题,追本溯源,思考和挖掘行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力争通过客观、深入的分析研究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全书共分总报告、行业篇、企业篇和专题篇四个部分。其中,总报告借用“蹲苗”分析了保险业发展失衡的初始根源和路径依赖,并提出了推动保险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行业篇采用大量翔实的数据梳理了行业的发展历程,借鉴产业组织理论和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从各个角度,对保险各子行业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企业篇运用新的保险企业竞争力“三段式”评价分析模型,在概括市场总体竞争态势的基础上,对主要产寿险公司的竞争力进行了系统评价分析,并对企业竞争力背后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挖掘。
专题篇结合当前保险监管和市场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围绕农险模式、交强险市场化、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银行保险困境和模式变革、偿付能力困局、市场退出法律制度构建、消费者保护实践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